宝兴县以党建引领“三治融合”
作者:管理员 发表时间: 2018-10-16 15:25:30 浏览次数:
近年来,宝兴县建立“党建+社会治理”体系,走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结合”的乡村善治道路,不断健全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,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。
自治固本,夯实基层基础。一是实施“人才回引工程”,加强从致富带头人、大学生村官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、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村“两委”干部。同时,结合“薪火培育计划”,全县55个村动态储备村“两委”后备干部96人。二构建农村“一核三治一监督”治理体系,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,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加强村级党组织对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。三是实施“先锋工程”,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认真落实《村党组织工作运行规则》要求,完成村级事务决策机制,做到重大事务“四议两公开一监督”,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形成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。
法治为纲,强化法律保障。一是强化学习培训。结合“七五”普法规划,持续推进法律进机关、进村(社区)等“七进”活动,将《宪法》《监察法》《安全生产法》《人民调解法》《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》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夹金山大讲堂、乡村干部夜校、农民夜校等学习培训内容,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水平。二是坚持网格化服务管理,在全县55个村3个社区实施政法干警挂点联系村(社区)工作,推行党组织和党员网格化管理,采取“网格化管理、组团式服务”的模式,建立村党支部+党员+网格农户的基层治理网络,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、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。三是强化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处置,结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,将组织系统“四类人员”是否涉黑涉恶作为线索排查的重要内容,发动党员群众、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,多渠道摸排涉黑涉恶线索。
德治润心,净化民风社风。一是搭建平台,通过“农民夜校”、“一乡一品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,分类精准化推送学习资料,建立以学习交流、对外宣传、组织活动、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党建体系。二是坚定信念,结合脱贫攻坚等工作,由党员干部讲政策、农技专家传技术与广大群众零距离、面对面拉家常,大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等,潜移默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正能量。三是树先锋模范,以“群众评、乡贤论、榜上亮”等方式,积极开展“宝兴好人“五好家庭”等道德评议活动,营造起人人讲美德、人人践美德的浓厚氛围。